磁共振成像(MRI)
磁共振成像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免疫荧光
免疫荧光技术介绍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又称荧光抗体技术,是标记免疫技术中发展最早的一种。它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很早以来就有一些学者试图将抗体分子与一些示踪物质结合,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再借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组织或细胞内抗原物质的定位。
细胞免疫荧光成像照片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云现场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是利用激光器、共轭聚焦系统、激光扫描系统和图像处理技术来获得生物样品的2D和3D图像,可以实现定性、定量和实时检测。目前广泛应用于细胞或组织的形态结构观察、生物活性物质追踪和基因表达调控等研究。可提供云视频服务的仪器型号为Olympus FV1200激光共聚焦扫描生物显微镜,拥有先进的光学系统、扫描振镜和检测系统,较低的光毒性和光漂白可以避免扫描过程对样品的损伤,实现快速精确的记录数据获取图像。
冷冻透射电镜(Cryo-TEM)
冷冻透射电镜(Cryo-TEM)是基于超低温冷冻制样寄传输技术,将样品冷却到液氮温度(77K),用于观测蛋白、生物切片等对温度敏感的样品;通过对样品的冷冻,可以降低电子束对样品的损伤,减小样品的形变,从而得到更加真实的样品形貌。
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
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是将分子及细胞生物学技术从体外研究水平发展到活体动物研究水平的前沿性临床前分子影像技术平台,该技术通过采用生物发光与荧光探针标记研究对象,借助灵敏的光学检测仪器,直接在活体动物水平监测疾病的发展变化并开展相关药物的临床前研发。该技术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前疾病研究的各个领域,包括癌症研究、心血管疾病研究、神经疾病研究、炎症疾病研究、免疫学及干细胞研究等。具有功能全面、灵敏度高、成像效果清晰、定量准确等性能优势,能够实现在活体水平上直接监测疾病发展过程及开展药物研发的需求。
光声成像(PAI)
光声成像(PAI)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入侵式和非电离式的新型生物医学成像方法。当脉冲激光照射到生物组织中时,组织的光吸收域将产生超声信号,这种由光激发产生的超声信号称为光声信号。生物组织产生的光声信号携带了组织的光吸收特征信息,通过探测光声信号能重建出组织中的光吸收分布图像。光声成像结合了纯光学组织成像中高选择特性和纯超声组织成像中深穿透特性的优点,可得到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的组织图像,从原理上避开了光散射的影响,突破了高分辨率光学成像深度“软极限”(~1 mm),可实现50 mm的深层活体内组织成像。